全部展開全部折疊
2011
  • 電訊局於三月順利拍賣850兆赫和900兆赫頻帶內的無線電頻譜,兩家營辦商投得共20兆赫頻譜,頻譜使用費總額為港幣19億5200萬元。
  • 由電訊局委託顧問所進行的一項有關收費基準比較的國際研究於五月公布結果,顯示香港住戶與商業用戶所支付的電訊費用,低至其他六個城市(即哥本哈根、倫敦、紐約、上海、新加坡和東京)用戶所付的十分之一。
  • 首個數碼聲音廣播電台於八月開始啟播。
  • 電訊局於九月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就以行政方法指配的非政府用途無線電頻譜徵收頻譜使用費一事,發表聯合聲明。
2010
  • 電訊局於六月成功拍賣678-686兆赫頻帶內的無線電頻譜,以提供廣播類流動電視服務,頻譜使用費為港幣1億7500萬元。
  • 根據Asia Pacific Carriers' Coalition於六月發表的報告,香港的本地寬頻接達服務在亞太區內最具經濟效益。這一再確認香港作為區內電訊樞紐的優越地位。
  • 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截至六月,在調查的72個國家和239個城市中,香港在全球寬頻領導排名表上位列第二。
  • 電訊局長於八月宣布,決定撤銷對固網營辦商必須提供白頁電話簿的規定。電訊局長亦決定維持固網營辦商須向其用戶提供電話號碼查詢服務的要求。
  • 根據光纖到戶議會於二零一零年九月發表的報告,香港光纖到戶與光纖到樓的住戶普及率為34%,全球排行第三。首個寬頻無線接達服務網絡於十一月市場推出。
  • 電訊局於十一月為裝有光纖接達網絡的樓宇推出自願登記計劃,以推動香港的寬頻基礎設施進一步發展。
  • 於二零一零年年底,數碼地面電視服務的覆蓋已擴展至全港約90%的人口。
2009
  • 於一月拍賣2.5-2.6吉赫頻帶內可供寬頻無線接達使用的頻譜,頻譜使用費總額超過15億港元。
  • 本地流動數據用量於一月大幅激增至147太字節(即147 000吉字節),表示本港每名2.5G/3G流動用戶平均使用了44兆字節的流動數據,相當於二零零八年同期流動數據用量的四倍或二零零七年同期用量的14倍。
  • 放寬規管固定及流動互連費的過渡期於四月正式結束。
  • 電訊營辦商可於七月一日開始推出自願性質的固定流動電話號碼互攜服務。
  • 根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於十月一日起,香港服務提供者獲允許在廣東省銷售只限在香港使用的固定和流動電話服務卡。
  • 電訊局長於十月公布經修訂的《服務營辦商牌照》的詳細發牌安排,讓各種以服務為本的公共電訊服務受單一和靈活的發牌架構規管。
  • 為實施政府推動和發展檢測和認證產業的政策,電訊局長認可四家本地認證機構。由十月一日起,該四家機構可提供全面的電訊設備測試和驗證服務。
  • 於二零零九年底,數碼地面電視服務的覆蓋已擴展至全港85%的人口。
2008
  • 根據亞太區、歐洲和北美光纖到戶議會(FTTHCouncils)於二月發表的報告,香港光纖到戶(FTTH)與光纖到樓(FTTB)加上局域網的住戶普及率為23.4%,全球排行第二。
  • 電訊局長於五月公布新綜合傳送者牌照發牌安排的詳情,讓設施營辦商可在單一和靈活的發牌架構下提供固定、流動或匯流服務。
  • 於七月全面撤銷電話機樓層面的強制性第二類互連。
  • 數碼地面電視服務於八月繼續擴展覆蓋範圍至全港75%的人口。
  • 電訊盈科於十一月在香港推出CDMA2000流動服務,這是本港第五個3G流動網絡,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貫通中國內地與世界市場的樞紐地位。
2007
  • 互聯網電視客戶人數於一月超過80萬人,住戶普及率逾35%。
  • 規管電訊服務轉售商的類別發牌制度於二月二日生效。
  • 新頻譜政策綱要及首份頻譜供應表於四月公布。在頻譜政策綱要下,將會盡量採用市場主導的無線電頻譜管理方式,而公布供應表亦旨在提高無線電頻譜供應的透明度。
  • 於四月完成「放寬規管以配合固定及流動匯流」的諮詢,並已就撤銷採用「流動網絡付費」的現行固定及流動互連費的規管指引決定發出聲明。
  • 《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於六月一日開始生效,並於十二月二十二日全面實施。三份分別針對傳真、短訊和預先錄製電話訊息的「拒收訊息登記冊」亦分階段設立。
  • 電訊管理局局長於六月四日宣布採用國家制式作為香港數碼地面電視服務的技術制式。按照計劃,現有兩家廣播機構須於二零零七年年底前同步廣播數碼及模擬電視。
  • 於六月檢討電訊盈科-香港電話有限公司的全面服務責任,不再涵蓋至少有一個其他固定客戶接達網絡的樓宇的服務。
  • 香港在公共WiFi服務的推展上居於全球領先地位,於九月全港4 400個地點共有逾7 300個無線上網熱點。
  • 本港流動服務用戶數目於十月創新記錄,達1 000萬戶。
  • 於十二月,數碼地面電視服務的第一階段已經推行,覆蓋全港50%的人口。
2006
  • 在一月設立市民波段無線電對講機類別牌照,以便公眾使用在26.96至27.41兆赫頻帶操作的無線電對講機作康樂及其他通訊用途。
  • 在一月推出提供網際規約(IP)電話服務的新服務營辦商牌照。
  • 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於三月收購華潤萬眾電話有限公司,並改名為中國移動萬眾電話有限公司。
  • CSL New World Mobility Limited合營公司在四月成立,全資擁有新世界流動電話有限公司及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兩家流動電話營辦商。
  • 覆蓋全港、數據傳送速度達每秒1.8兆比特的首個高速下傳分組接入(HSDPA)流動寬頻網絡於六月推出。
  • 第三代流動服務用戶數目於七月突破100萬人。
  • 有至少兩個自建客戶接達網絡選擇的本港住戶數目,於十月上升至佔總住戶數目的76%。
  • 2006年國際電信聯盟世界電信展於十二月在香港舉行,是該展覽於一九七一年創辦以來首次於日內瓦以外的地方舉行。
2005
  • 電訊局在一月引入有關住宅寬頻互聯網服務的服務質素資料制度,以便消費者作出明智的選擇。
  • 電訊局在一月宣布發出新的固定傳送者牌照,撤銷香港電話有限公司價格須事先批准的規定,即由事先規管轉為事後規管。撤銷事先批准的規定讓該公司更靈活地回應市場競爭。
  • 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在四月發射亞太衛星6號,這是香港第8枚領牌衛星。
  • 《電訊(電訊器具)(豁免領牌)(修訂)令》在四月十五日起生效,該令增加及修訂獲豁免領牌的電訊器具,以反映技術進步及市場情況。
  • 香港電話有限公司在六月購入SUNDAY Communications Limited過半數股份。
  • SUNDAY 3G (Hong Kong) Limited在六月推出3G服務。
2004
  • 在一月,Hutchison 3G HK Limited首度在香港推出第三代流動電話(3G)服務。
  • 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在六月發射亞太衛星5號,這是香港第7枚領牌衛星。
  • 政府在七月宣布,將在二零零八年六月三十日全面撤銷在電話機樓層面的第二類互連責任。由現時至二零零八年六月三十日,將按個別樓宇實施撤銷安排,並在已接駁至最少兩個自建客戶接達網絡的樓宇撤銷第二類互連規管措施。
  • 截至二零零四年九月,寬頻互聯網客戶數目超越140萬,住戶普及率非常接近59%。
  • 在九月,流動電話用戶數目突破800萬,用戶普及率達117%。
  • 政府在十一月決定,當提供第二代(2G)流動服務的9家固有全球通(GSM)及個人通訊服務(PCS)牌照持有人的現有牌照在二零零五年至二零零六年期間屆滿後,向有關持牌人發出為期15年的新流動傳送者牌照。
  • 香港寬頻網絡有限公司在十一月公布,計劃推出高速對稱100Mbps及1000Mbps住宅寬頻服務。
  • Smartone 3G Limited和Hong Kong CSL Limited在十二月推出3G服務。
2003
  • 電訊市場全面開放。更多固網電訊營辦商獲發牌,於二零零三年一月開始提供服務,進一步引入競爭。
  • 寬頻互聯網客戶數目在一月超逾100萬。
  • 在一月,推出了提供公共無線區域網絡服務的類別牌照。類別牌照提供了精簡的發牌制度,讓營辦商無需另外申請牌照或核准,經營公共無線區域網絡服務。
  • 在四月,載有指配予香港的四條衛星廣播服務頻道的亞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衛星上的轉發器可用作提供電訊及廣播服務,覆蓋範圍遍及亞洲。
  • 在九月,寬頻互聯網的用戶數目達116萬,超過撥號互聯網的用戶數目。
  • 由於預繳智能咭的用量增加,流動電話用戶的普及率超過100%。
2002
  • 電訊局長在一月宣布自二零零三年一月一日起全面實施開放固網服務市場政策的詳情。政府不會預設發牌數目。
  • 寬頻互聯網客戶數目在三月達到716,000人,超過人口的10%。
  • 亞洲首個多媒體訊息服務(MMS)由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CSL)於四月在本港推出。
  • 電訊管理局局長於六月公布準確按時計帳計劃。營辦商需在二零零三年一月一日前遵從有關的準確按時計帳準則及規定。
  • 國際電信聯盟在九月發表的"流動通訊時代的互聯網服務"報告中,香港在流動通訊/互聯網指數名列榜首。
  • 在十月引入樓宇內置電訊系統類別牌照。這是《2000年電訊(修訂)條例》引入類別牌照系統後設立的首個類別牌照。
  • 流動網絡營辦商在十二月推出跨網多媒體訊息服務,讓客戶向不同網絡的客戶發出多媒體訊息。
2001
  • 電纜對外固網服務營辦商亞洲環球電訊有限公司在一月宣布其海底電纜East Asia Crossing已在本港著陸。
  • 電纜對外固網服務營辦商聯通國際通信有限公司已完成鋪設連接香港與中國內地的陸上電纜,並已於首季投入服務。
  • 在二月,亞太電纜網絡2號(APCN2)在本港著陸,將連接中國內地、香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台灣。
  • 電訊局無線電監察組裝設全新自動測向系統,以監察無線電頻道及找出本港境內或附近的干擾來源。
  • 寬頻互聯網用戶在三月突破44萬人,相當於一年內有5倍增長。
  • 《電訊(傳送者牌照)規例》在四月一日生效,引入更具效益及效率的傳送者牌照發牌制度。
  • 流動電話用戶在四月突破550萬人,佔全港八成人口。
  • 《2001年電訊(修訂)條例》在五月獲立法會通過。是項修訂的主要目的,是授權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和電訊局長就頻譜的使用進行拍賣或招標。制訂有關條文是必須的,以進行第三代流動服務的發牌工作及在日後進行拍賣或招標。
  • 在七月,C2C海底電纜網絡在舂坎角登陸,將連接香港、菲律賓、台灣及新加坡。
  • 第三代流動服務的發牌程序在十月完成,四個牌照已分別發給勝出的競投商:Hong Kong CSL Limited、Hutchison 3G HK Limited、SmarTone 3G Limited及SUNDAY 3G (Hong Kong) Limited。根據第三代流動服務的規管架構,各持牌網絡須開放至少30%的網絡容量,供非聯營的流動虛擬網絡營辦商及/或內容及服務供應商使用。
  • 全部六家流動網絡營辦商在十二月推出跨網短訊服務,讓客戶向其他網絡的客戶發出短訊。
  • 在十二月,對外電訊設施(即電纜及衛星系統)的容量比前一年大幅增加,由每秒18吉比特增至每秒235吉比特。頻寬的增加主要因電纜對外固網營辦商的新海底電纜容量所致。
2000
  • 在開放對外設施市場後,電訊市場在一月全面開放。5家使用無線技術的本地固定電訊網絡服務營辦商、12家衛星對外固網服務營辦商和4家電纜對外固網服務營辦商分別獲發牌照。香港有線電視也獲發牌照,可透過其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絡提供電訊服務。
  • 流動電話用戶數目在一月突破400萬人。
  • 5家本地無線固定網絡持牌商之一的香港寬頻網絡有限公司在二月推出服務。
  • 撥號上網客戶數目在四月突破200萬人。
  • 立法會在六月通過《2000年電訊(修訂)條例》。主要修訂內容包括加強保障電訊業競爭的措施、改善電訊營辦商進行互連及進入土地和樓宇設立電訊設備的安排、簡化發牌架構,以更靈活地回應市場發展,並就某些技術事宜(例如:電訊服務號碼計劃和技術標準)賦予電訊局長權力。
  • 亞洲衛星在六月獲發牌照,可發射和操作衛星(亞洲衛星4號),以傳送4條指配予香港的衛星廣播服務頻道。
  • 盈科數碼動力在八月收購香港電訊有限公司。(香港電訊的英文名稱在一九九九年七月時改為「Cable&Wireless HKT Limited」。)
  • 流動電話用戶在十月突破500萬人。
  • 在十一月,本港和廣東省就協調30兆赫至40吉赫頻帶地面無線電通訊服務的程序和標準一事,簽訂新的頻率協調協議書。
  • 電纜對外固網服務營辦商Level 3 Communications Limited在十一月宣布其泛亞海底電纜系統的第一部分已在本港著陸。
1990 - 1999

1999

  • 對外電訊服務市場在一月一日開放,對外電訊服務營辦商獲准透過香港轉發甲類線路(即可藉直接國際專線分銷接駁、以轉發間接轉送、通過具競爭性的對外關口站設施進行直接實質接駁或透過轉接安排進行間接接駁實現真正價格競爭的線路)遠端地點之間通訊量。
  • 流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在三月一日實施。
  • 香港與澳洲、新加坡和中華臺北在八月達成協議,實施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電訊工作小組互認評估計劃第一階段程序,互認測試報告。
  • 撥號上網客戶數目在八月突破100萬人。
  • 流動電話用戶數目在二月突破300萬人,並在十一月超越固定電話線用戶數目。

1998

  • 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在一月成為首家獲發國際專線分銷圖文傳真及數據服務牌照的營辦商。
  • 6家個人通訊服務營辦商之一的八方通訊有限公司在三月被數碼通電訊有限公司收購。
  • 在與政府進行漫長的商談後,香港國際電訊有限公司在三月交回提供某些對外電訊線路和服務的專營牌照,較原訂在二零零六年的限期提早8年,獲得67億元現金補償。
  • 模擬制式流動電話服務完全淘汰,流動服務開始全面數碼化。
  • 電訊設備鑑定及發證計劃在九月推出。

1997

  • 固定電話服務在一月全面實現電話號碼可攜功能。
  • 和記廣訊在一月向商業和住宅用戶提供電話線服務。
  • 萬眾電話有限公司在一月推出個人通訊服務。
  • 新世界及和記在三月加入個人通訊服務市場的競爭。
  • 英國電訊(香港)有限公司在五月成為首家獲發虛擬專用網絡服務牌照的營辦商。
  • 八方通訊及匯亞通訊在六月推出個人通訊服務。
  • 訊聯在七月推出個人通訊服務。
  • 來電姓名顯示服務在十月中引入。
  • 香港電訊CSL有限公司在十二月收購訊聯電信有限公司。收購項目包括數碼式蜂窩電話服務(D-Amps)、個人通訊服務(GSM1800)和無線電傳呼服務。
  • 流動電話用戶數目突破200萬人。

1996

  • 6個提供個人通訊服務(PCS)的牌照於九月發出,持牌商計有:和記電話有限公司、匯亞電訊有限公司、新世界流動電話有限公司、訊聯電信有限公司、八方通訊有限公司及萬眾電話有限公司。
  • 所有第二代無線電話網絡關閉,第二代公共無線電話服務畫上句號。
  • 香港新電訊在十月向商業用戶提供電話線服務。
  • 新世界電話分別在一月及十一月向商業及住宅用戶提供電話線服務。
  • 香港電話公司於十月在本港經營首個綜合服務數據網絡(ISDN),為商業用戶提供基本速率界面(BRI)及基群速率界面(PRI)服務。
  • 香港電話公司於十二月在其固定電話網絡首次引入來電號碼顯示服務。
  • 流動電話用戶突破100萬人。

1995

  • 在一月一日,電話號碼由7位數字改為8位數字。
  • 在專營權於六月三十日屆滿後,香港電話公司與其他3家公司,即新世界電話有限公司、香港新電訊有限公司及和記廣訊有限公司獲發牌照,以競爭形式提供本地固定電訊服務。
  • 和記電話在六月及十月分別推出GSM制式及CDMA制式的流動無線電話服務。

1994

  • 固定網絡電話線突破300萬條。
  • 傳呼服務用戶的數目在十二月達至高峰。

1993

  • 本港的本地電話網絡全面數碼化。
  • SmartCom Ltd.(其後改名為數碼通電訊有限公司)在一月推出GSM制式的公共流動無線電話服務。
  • 太平專訊有限公司在三月推出第二代無線電話服務。
  • 九倉有線在六月獲發有線電視專營牌照,在本港經營有線電視服務,為期3年。
  • 電訊管理局(電訊局)在七月一日成立。
  • 香港電訊CSL在七月推出GSM制式的流動電話服務。
  • 電訊管理局局長(電訊局長)接手管理電話號碼。

1992

  • 和記傳訊有限公司及其士(步步通網絡)有限公司分別在三月及四月推出第二代無線電話(CT2)服務。
  • 香港與廣東省於五月簽訂首份頻率協調協議書。
  • 訊聯在十月推出數字式-AMPS制式的流動電話服務。
  • SmartCom Ltd.獲發牌照經營GSM制式的網絡。
  • 傳呼服務的客戶突破100萬人。

1991

  • 公共流動無線電話服務及增值服務的互連費調高至每分鐘9仙。

1990

  • 香港電訊重組,分拆出4家由其全資擁有的公司:香港電話有限公司、香港國際電訊有限公司(前身為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電訊CSL有限公司及Computasia Limited。
  • 亞洲衛星在四月發射首枚衛星(亞洲衛星1號)。
90年代前

1989

  • Chinatel易名為訊聯電信有限公司(簡稱「訊聯」),並讓客戶轉用新的ETACS蜂窩式流動無線電話網絡。

1988

  • 和記電話有限公司獲發牌照,經營第二個TACS蜂窩式公共流動無線電話網絡。
  • 香港電話公司與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合併,組成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簡稱「香港電訊」)。
  • 亞洲衛星有限公司(簡稱「亞洲衛星」)成立,為本地及亞洲區首家私營的衛星公司。

1987

  • CSL獲發牌照,經營TACS蜂窩式公共流動無線電話網絡。該網絡稱為UNITACS。

1985

  • 公共流動無線電話服務的互連費定為每分鐘7仙。

1984

  • Communication Services Ltd.(CSL)(香港電話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採用NEC高級流動電話系統(NAMTS),推出首個公共流動無線電話服務。
  • Chinatel獲發牌照,經營Comvik制式公共汽車電話服務。
  • 和記電話有限公司獲發牌照,經營AMPS蜂窩式流動無線電話網絡。

1981

  • 香港電話公司在本地電話網絡鋪設光纖電纜。
  • 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獲發專營權牌照,經營對外電訊線路及服務,牌照在二零零六年屆滿。

1976

  • 推出國際直撥電話服務。

1971

  • Apollo Telephone Answering Services Ltd.在本港推出首個公共無線電傳呼服務。

1968

  • 香港政府延長香港電話公司的專營權20年,由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開始。

1962

  • 大東電報局獲發提供對外電話及電報線路和服務的專營牌照,有效期至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954

  • 供香港與海外行政機關之間通訊的電報專線開始運作。

1931

  • 推出香港與廣州之間的電話服務。

1925

  • China and Japan Telephone and Electric Company被香港電話有限公司(簡稱「香港電話公司」)收購。香港政府發給香港電話公司在本港提供及經營電話服務的專營權,為期50年,由七月一日開始。

1905

  • 在維多利亞港鋪設海底電纜,把電話服務伸展至九龍。

1882

  • Oriental Telephone & Electric Company在本港推出公共電話服務,該公司其後改名為China and Japan Telephone and Electric Company。

1877

  • 於Alexander Graham Bell取得發明電話專利一年後,本港引入電話服務。

1873

  • Eastern Extension Australia and China Telegraph Company成立,經營馬德拉斯、達爾文、新加坡、西貢、香港及上海之間的電報業務。

1871

  • 海底電報電纜在香港的薄扶林鋼線灣著陸。